5 月 10 日至 11 日,2025 年世界田联接力锦标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掀起高潮。中国田径队在多个项目中展现出强劲实力,不仅打破全国纪录,更在奥运新增项目中实现历史性突破,共斩获 5 项东京世锦赛资格,为巴黎奥运周期的备战注入强心剂。
一、男子 4×400 米接力:改写历史的破纪录之旅
在男子 4×400 米接力预赛中,由梁宝棠、李懿卿、张起宁、付浩然组成的中国队以3 分 01 秒 87的成绩强势刷新全国纪录,将原纪录大幅提升近 2 秒。比赛当晚骤雨初歇,第一棒梁宝棠以 45 秒 50 的出色发挥奠定领先优势,尽管第二、三棒交接后被西班牙队反超,但第四棒付浩然在最后弯道上演绝地反击,以 44 秒 65 的个人最佳成绩实现逆转,最终以小组第二晋级决赛并直通东京世锦赛。这一成绩不仅终结了中国男子 400 米接力长期缺席国际大赛的历史,更让世界看到中国中长跑新生代的崛起。
二、混合 4×100 米接力:奥运新项首秀展锋芒
作为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项目,混合 4×100 米接力首次亮相国际大赛便成为焦点。中国队派出黄淑萍、孔玲瑶、陈锦丰、陈冠锋的 “女女男男” 组合,以41 秒 30的全国最好成绩位列小组第三,惊险晋级决赛。面对牙买加、英国等劲旅,中国队在第二棒与第三棒的交接环节展现出精准配合 —— 孔玲瑶与陈锦丰的衔接仅用 0.12 秒完成,为后续冲刺奠定基础。尽管决赛中以 41 秒 56 获得第七名,但这一成绩已超越亚洲纪录,陈冠锋赛后表示:“这次比赛为全运会和奥运会提供了重要参考,期待更多国内队伍挑战这一标杆。”
三、短距离接力:新生代挑起大梁
男子 4×100 米接力在资格赛第二轮迎来爆发,施君豪、曾克理、王胜杰、何锦櫶组成的全新阵容以38 秒 03的赛季最佳成绩锁定世锦赛席位。值得关注的是,第四棒何锦櫶作为 00 后新秀,其分段成绩达到 9 秒 07,展现出超强冲刺能力。女子 4×100 米接力则在首日预赛因交接失误未能完赛的情况下,次日派出陈妤颉、李玉婷、朱俊颖、葛曼棋的新组合,以43 秒 03的赛季最佳强势夺冠,成功 “复活” 晋级。
四、战略意义:全运会与奥运备战的双向联动
此次赛事与第十五届全运会的项目调整形成深度呼应。全运会新增的 4×100 米混合接力项目,其资格获取规则明确要求通过全国接力锦标赛选拔。而中国队在混合 4×100 米接力的表现,恰好为各省市队伍提供了实战范本。福建队教练赛后透露,已针对混合接力的棒次分配制定专项训练计划,目标在全运会中冲击奖牌。此外,男子 4×400 米接力的突破,也为全运会增设的 4×100 米混合接力提供了战术参考。
五、挑战与展望:短板与希望并存
尽管收获颇丰,中国队仍面临考验。女子 4×400 米接力以 3 分 32 秒 74 位列小组第四,遗憾错失直通资格,需通过后续积分赛争取剩余席位。此外,部分老将的状态波动引发关注 —— 葛曼棋本赛季 100 米最佳成绩仅为 11 秒 56,与国际顶尖选手存在差距。不过,新生代选手的崛起带来希望:梁宝棠、李懿卿等 “00 后” 在中长跑项目中崭露头角,而何锦櫶、朱俊颖等短跑新秀的出现,预示着中国接力的梯队建设初见成效。
本次赛事不仅是东京世锦赛的资格赛,更是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的预演。中国队在多个项目中展现的技术创新(如混合接力的棒次优化)和战术执行力,为奥运周期的备战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。正如中国田径协会主席所言:“这次突破不是终点,而是中国接力走向世界前列的新起点。” 随着全运会和世锦赛的接踵而至,中国田径的接力军团有望在更多国际舞台上书写新的传奇。
2月18日,2025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(第三站)在山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田径馆开赛。广东短跑名将苏炳添在男子60米决赛中跑出6秒65,夺得冠军。
2024体坛精彩纷呈。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大放异彩,国内大型赛事“十四冬”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、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,全国全民健身大赛等轮番上演。
12月17日,世界羽联公布了最新一期世界排名。国羽在男单、女双、混双项目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。在总决赛夺冠后,石宇奇积分达到103015分,稳居男单榜首。
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体育作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,承载着培养健康体魄、塑造健全人格的重任。
2025年1月1日上午9:00
2025年1月1日上午8:00
2025年1月1日上午9:00
5 月 10 日至 11 日,2025 年世界田联接力锦标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掀起高潮。中国田径队在多个项目中展现出强劲实力,不仅打破全国纪录,更在奥运新增项目中实现历史性突破,共斩获 5 项东京世锦赛资格,为巴黎奥运周期的备战注入强心剂。
一、男子 4×400 米接力:改写历史的破纪录之旅
在男子 4×400 米接力预赛中,由梁宝棠、李懿卿、张起宁、付浩然组成的中国队以3 分 01 秒 87的成绩强势刷新全国纪录,将原纪录大幅提升近 2 秒。比赛当晚骤雨初歇,第一棒梁宝棠以 45 秒 50 的出色发挥奠定领先优势,尽管第二、三棒交接后被西班牙队反超,但第四棒付浩然在最后弯道上演绝地反击,以 44 秒 65 的个人最佳成绩实现逆转,最终以小组第二晋级决赛并直通东京世锦赛。这一成绩不仅终结了中国男子 400 米接力长期缺席国际大赛的历史,更让世界看到中国中长跑新生代的崛起。
二、混合 4×100 米接力:奥运新项首秀展锋芒
作为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项目,混合 4×100 米接力首次亮相国际大赛便成为焦点。中国队派出黄淑萍、孔玲瑶、陈锦丰、陈冠锋的 “女女男男” 组合,以41 秒 30的全国最好成绩位列小组第三,惊险晋级决赛。面对牙买加、英国等劲旅,中国队在第二棒与第三棒的交接环节展现出精准配合 —— 孔玲瑶与陈锦丰的衔接仅用 0.12 秒完成,为后续冲刺奠定基础。尽管决赛中以 41 秒 56 获得第七名,但这一成绩已超越亚洲纪录,陈冠锋赛后表示:“这次比赛为全运会和奥运会提供了重要参考,期待更多国内队伍挑战这一标杆。”
三、短距离接力:新生代挑起大梁
男子 4×100 米接力在资格赛第二轮迎来爆发,施君豪、曾克理、王胜杰、何锦櫶组成的全新阵容以38 秒 03的赛季最佳成绩锁定世锦赛席位。值得关注的是,第四棒何锦櫶作为 00 后新秀,其分段成绩达到 9 秒 07,展现出超强冲刺能力。女子 4×100 米接力则在首日预赛因交接失误未能完赛的情况下,次日派出陈妤颉、李玉婷、朱俊颖、葛曼棋的新组合,以43 秒 03的赛季最佳强势夺冠,成功 “复活” 晋级。
四、战略意义:全运会与奥运备战的双向联动
此次赛事与第十五届全运会的项目调整形成深度呼应。全运会新增的 4×100 米混合接力项目,其资格获取规则明确要求通过全国接力锦标赛选拔。而中国队在混合 4×100 米接力的表现,恰好为各省市队伍提供了实战范本。福建队教练赛后透露,已针对混合接力的棒次分配制定专项训练计划,目标在全运会中冲击奖牌。此外,男子 4×400 米接力的突破,也为全运会增设的 4×100 米混合接力提供了战术参考。
五、挑战与展望:短板与希望并存
尽管收获颇丰,中国队仍面临考验。女子 4×400 米接力以 3 分 32 秒 74 位列小组第四,遗憾错失直通资格,需通过后续积分赛争取剩余席位。此外,部分老将的状态波动引发关注 —— 葛曼棋本赛季 100 米最佳成绩仅为 11 秒 56,与国际顶尖选手存在差距。不过,新生代选手的崛起带来希望:梁宝棠、李懿卿等 “00 后” 在中长跑项目中崭露头角,而何锦櫶、朱俊颖等短跑新秀的出现,预示着中国接力的梯队建设初见成效。
本次赛事不仅是东京世锦赛的资格赛,更是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的预演。中国队在多个项目中展现的技术创新(如混合接力的棒次优化)和战术执行力,为奥运周期的备战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。正如中国田径协会主席所言:“这次突破不是终点,而是中国接力走向世界前列的新起点。” 随着全运会和世锦赛的接踵而至,中国田径的接力军团有望在更多国际舞台上书写新的传奇。